初识院士,还是90年代初期,某型产品出现并车功率振荡,当时的马教授以精确的分析,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具体落实到由我们湘潭电机厂实施时,他又亲自审查图样,甚至对制造工件的模具加工方案及精度都一一细询,把握细节,并驳斥我厂有些领导想放宽公差的想法,直至样机顺利完成并通过实验,当时马院士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后十几年间,伴随着与海工合作的深入,在海军新型电机预研、科研中,本人多次作为制造方技术牵头人参与到马院士的工程项目中,也理解到马院士开展项目有两个原则,其一是“为用而研,研而有用”,其二是瞄准国际领先。这两个原则落实到我们厂工程化工作中只有一个字——难。按马院士的原则,工厂必须摒弃以经验为主的故有习性,而转为精细、精确、精准。工艺方案要精细,避免人为因素;测验数据要精确,利于积累经验;试验数据要精准,可以与设计、分析相映证。有段时期,个人在经验主义上犯的错误屡屡被马院士批评,一度以为院士对失败是零容忍,但是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观点。 2006年,在研发超高速电机时,超高速的电机转子在制造过程中已经攻克了一系列高精度加工的难关,已走到了最后一个工序——高速动平衡。高速动平衡须在密封舱中进行,动平衡过程中就感觉不对劲,动平衡停车后进舱一看,许多导条已被甩开2至5毫米,焊缝甩裂。当时欲哭无泪,想着马院士知道后必会雷霆大怒,战战兢兢向马院士报告情况。没想到马院士反而轻声慢语,仔细询问,然后安慰我们不要着急,马上组织各方讨论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找准转子采用新槽形带来的问题,将导条制造精度提高到目前的最高等级,制定可行措施,最终圆满解决。事后回想,院士确有大将之风,并非不许失败,而是对低级失误零容忍。 和马院士一同工作的过程中,马院士常常和我们探讨他的工作心得,指导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建设队伍,从本世纪初期他教导我们要培养员工“用脑想,用心做”,到我们精选课题组成员时要从“认识、态度、能力”几个方面综合考察等等,切实把我们这支制造队伍当成了他自己科研团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院士痛感装备建设的落后,要求我们“要赶超国际领先,就要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二十小时”。细数起来,2004年至今,在多个项目的工程试制阶段,每到节假日,他都在湘潭与我们及工人师傅共同试制、试验中度过。 在这一系列项目的试制及调试过程中,马院士经常与他的学生以及我们一起,现场指挥,及时解决各种问题。2009年年底,变频器拖动一万千瓦感应电机满负载的运行试验,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完成的,当时新试验站还未验收,各项参试设备以及配套的试验设备均为全新设施。试验过程中,尽管庞大的试验系统中先后暴露出一些不足,但马院士指挥若定,经历15天,包括2个通宵,终于完成了这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厂内单机全功率试验。 马院士的事例很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我深深庆幸,能成为马院士的科研团队的一员,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舰用新型装备工程化方面为推动我国海军建设,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热门产品:高效电机 高压电机 低压电机 变频电机 防爆电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电机配件 电机维修 水泵配件 电机节能改造
快速链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股份有限公司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湘电长沙水泵厂 湘潭电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