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机组辅助系统及设备的启动必须有关检修工作、试验工作结束,联系电气送动力电。
1启动工业水系统。
2启动循环水泵向凝结器通水,循环水系统投入运行。
3启动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4检查投入辅助蒸汽系统运行正常。
5 投入润滑油系统运行(油温大于21℃)5.1启动排烟风机,运行风机联锁置“自动”, 备用风机联锁置“自动、备用”。5.2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向油系统充油,润滑油压保持0.08~0.15MPa。5.3检查润滑油系统各部无泄漏,交、直润滑油泵置“自动”,记录油箱油位。
6投入盘车运行 6.1开启盘车油门,启动A、C顶轴油泵,记录顶轴油压及大轴顶起值,B顶轴油泵置“自动、备用”。6.2手动盘车180o无异常,“投入”盘车联锁,启动盘车装置运行,顶轴油压不小于5.512MPa,检查动静部分无异常摩擦。6.3记录转子偏心值和盘车电流。
7启动上水泵,向除氧器上水。
8除氧器经冲洗,水质合格,关闭放水门,水位保持2500~2700mm。
9除氧器水位1500mm时,即可投入除氧器再沸腾。给水加热至40~70℃。10启动凝结水泵作水循环,给水泵送密封水。
11运行凝结水泵投“自动”,另一凝结水泵投“自动、备用”,除氧器水位投“自动”。
12启动给水泵辅助油泵运行并投“自动”,给水泵充水,调整密封水压力正常。
13联系电气给水泵电机送动力电源和操作电源。
14锅炉上水 14.1锅炉上水的规定14.1.1 锅炉启动前上水应根据锅炉启动前阀门检查卡进行全面检查。14.1.2锅炉上水前水质应符合标准,如锅炉有水应化验水质合格。进水前记录锅炉各膨胀指示、汽包壁温一次,上水过程每30分钟抄录汽包壁温一次。14.1.3锅炉上水水温与汽包壁温差不得大于50℃。上水时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50℃。冬季上水时间不小于4小时,其它季节2.5小时。当上水温度接近汽包壁温时,可适当加快进水速度。14.1.4锅炉上水时,省煤器再循环门应处于关闭状态。停止上水时,应开启。14.1.5锅炉汽包承压之前,汽包壁温应大于35℃。14.2上水方法14.2.1给水泵上水法:通过给水旁路调节阀和给水泵液耦器转速控制上水速度。14.2.2 上水泵上水法: 14.2.2.1 关闭上水泵至除氧器、凝汽器补水门及上水泵再循环门。 14.2.2.2 开启上水泵至主给水管道手动一、二次门,关闭二次门后疏水阀。 14.2.2.3 启动上水泵,开启出口门,用主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上水速度,注意上水泵不得超电流。14.3 联系化学进行加药。14.4 锅炉水位上至点火水位,停止上水,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校对水位计,检查有关阀门关闭严密。通知化学停止加药。
15投锅炉底部加热,投入后应加强对锅炉各部的监视。尤其应注意监视汽缸金属温度变化情况。使用高排汽时,点火前应尽量提高加热温度。16汽轮机启动前应投入盘车运行至少4h以上。
17根据环境温度提前启动燃油泵运行,进行炉前油循环,调整油压3.0MPa。
18启动冷渣机冷却水泵运行,检查冷渣机、排渣锥型阀冷却水系统正常。
19轴封、暖风器暖管。
20锅炉装填床料(1)CFB锅炉在启动前必须加入足够的床料,大约需要厚度700-800mm的床料。(2)投运加料系统直接进入炉膛。(3)当加床料至一次风室压力达10KPa时,可停止向炉内加床料,也可直接加到11.84KPa。(4)加料时加强对粒度的管理,防止大块进入堵塞管道。(5)加料完毕,根据情况,启动风机做流化平整试验,检查流化情况。21启动风烟系统(1)启动火检风机运行。(2)启动引风机运行,保持炉膛出口负压-125Pa,视情况投入“自动”。(3)启动高压流化风机运行,检查各舱室风量符合规程之规定要求、各流化风管路畅通。 (4)启动二次风机(5)启动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至所需位置,监视炉膛压力正常,根据规程之规定检查给煤机各冷却、密封风量符合要求。
机组启动锅炉点火、升压
锅炉点火、升压
2.2.1联系热工解除机跳炉、电跳机保护,投入锅炉有关保护。2.2.2汽轮机投轴封。1 打开汽轮机本体疏水及各汽封站疏水门。2投入溢流控制站。3 稍开三抽母管至轴封母管电动门暖管,同时启动射水泵,投入辅抽运行。4 辅汽站暖管后电动门全开,轴封处不应冒汽。
2.2.3抽真空关闭通往大气的所有再热器的放空气门、疏水门,开启抽气器空气门,凝汽器抽真空,确认汽机本体疏水各阀门位置正确,真空至-60KPa时,锅炉点火。
2.2.4炉膛吹扫1 锅炉为冷态、温态时在点火之前锅炉必须进行吹扫。2 炉膛吹扫风量要求:吹扫总风量大于锅炉额定总风量的30%,一次风量要超过临界流化风量(107000Nm³/h),连续吹扫时间不少于5min。3 打开FSSS-CRT锅炉吹扫画面,检查锅炉吹扫条件具备,“吹扫允许”指示灯亮,按“吹扫开始”按钮,自动计时5min,“吹扫完成”指示灯亮,MFT复位。在热态、极热态启动,锅炉无需吹扫时,当“吹扫允许”指示灯亮,立即按“吹扫完成置位按纽”复归MFT。
2.2.5锅炉燃油泄漏试验恢复锅炉燃油系统至正常运行方式,提高供油压力至3.5MPa,打开FSSS-CRT燃油泄漏试验画面,关闭进油速断阀和回油速断阀及各启动燃烧器快关阀,“试验允许”灯亮,按“试验开始”按钮,合格后开启进油速断阀和回油速断阀,“投油允许”指示灯亮。恢复供油压力至3.0MPa左右。
2.2.6启动调速油泵运行并投入调速油泵“自动”;#6机还应启动EH油泵运行。
2.2.7锅炉点火升温升压
2.2.7.1暖风器暖管后投入暖风器运行。
2.2.7.2调整引风机、一、二风机风量,使总风量>30%的额定风量,一次风量不低于临界流化风量(107000Nm³/h),保持炉膛负压-125Pa。
2.2.7.3以最小的燃烧率投入一只启动燃烧器,调整相应燃烧器的二次风量,检查油枪着火良好,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投入对侧的启动燃烧器,并检查油枪着火良好,30min后,按先投后停的原则切换另两只对侧燃烧器。
2.2.7.4锅炉点火后,应随时保证流化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以利于床料的流化,床温均匀。控制燃烧率,使所有烟气侧温度(包括床温)变化率不超过135℃/ h,在机组并网前或再热蒸汽流量小于10%额定流量之前,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温<538℃。密切监视空预器出口烟温变化,以防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2.2.7.5当I、II级旁路暖管后根据要求投入旁路系统。减温水调门开度应与减压调门开度、旁路出口温度相匹配,Ⅲ级减温调整门应全开。投旁路时,应先投Ⅲ级,再投Ⅱ级、Ⅰ级。
2.2.7.6注意汽缸金属温度,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高压缸排汽逆止门的严密情况。还应检查汽轮机本体疏水是否已全部开启。
2.2.7.7保持汽包水位正常,若水位高应定排放水。根据水位情况启动给水泵,用给水旁路调节进水。上水时,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门。
2.2.7.8升温、升压速度按锅炉冷态启动要求进行:(1)锅炉升温、升压应缓慢均匀,严格控制升压速度≯0.05Mpa/min,严格控制饱和温度上升速度≯1.0℃/min(60℃/h),汽包金属温度变化率≯55℃/h,严格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50℃,回料器处温度与炉膛上部温度差应控制在38℃以内。若有越限趋势,应立即减慢升压速度或停止升压。(2)锅炉点火至机组并列过程中,汽包壁温每30min应抄表一次。(3)主汽压0.1MPa,检查确认主汽门前疏水门在开启位置,检查高中压主汽门、高排逆止门的严密性,防止冷水、冷汽进入汽轮机。(4)压力升至0.1~0.3MPa时,冲洗汽包水位计,校对水位表,通知热工冲洗仪表管,关闭炉顶空气门。(5)根据汽源压力,适时停止底部加热。(6)汽包壁温差情况,开启水冷壁水冷屏下联箱定期排污门适当放水,使各部受热均匀,尽快建立水循环,排污前应关闭底部加热进汽门。(7)压力升至0.3~0.5MPa时,通知检修热紧螺丝,进行定期排污。(8)主汽压力升至0.5~0.8MPa,投入旁路运行。(9)压力升至0.5~1.0Mpa时,通知化学人员化验蒸汽品质,根据化学要求投入连排。汽包上下壁温差逐渐减小时,应停止锅炉定排。
2.2.7.9根据升温、升压要求,床温上升缓慢时逐渐启动其它燃烧器,通过火焰监视器和就地观察孔,观察炉内燃烧情况并进行调整。
2.2.7.10随着炉膛温度增加,应控制回料器处温度与炉膛上部温度差保持在38℃内。当回料器温度低于上部炉膛温度38℃及以上时,应增加一次风量以减小温差。
2.2.7.11当机组加热时,应加强检查各部膨胀指示器,并做好记录,以用来再次启动时作对比,发现异常,应停止升压,查明情况,进行调整,正常后方可继续升压。在下列情况下记录膨胀指示器数值: (1)锅炉上水前、后;(2)汽压0.5MPa时;(3)汽压1.0MPa时;(4)汽压10MPa时;(5)达到额定参数和满负荷时。
2.2.7.12主汽温250~300℃,主汽温应高于缸温100℃,主汽温过热度>56℃;再热汽参数0.1~0.2 MPa,250~300℃,左右侧温差≯17℃,汽包水位正常,真空85kPa以上,润滑油温>35℃,连续盘车>4小时,上下缸温差<42℃,后缸喷水投“自动”。其他监控指标亦符合要求。报告单元长:机组具备冲转条件,汽机准备冲转。
2.2.7.13汽轮机冲转过程锅炉的操作:(1)锅炉维持低水位(-50mm)。(2)调节燃料量及I、II级旁路,稳定冲转要求的参数。(3)控制旋风分器出口烟温不超过538℃,以保护再热器。(4)控制过热器蒸汽压力,必要时开启向空排汽门。
热门产品:高效电机 高压电机 低压电机 变频电机 防爆电机 同步电机 直流电机 电机配件 电机维修 水泵配件 电机节能改造
快速链接: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股份有限公司 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湘电长沙水泵厂 湘潭电机厂